200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强调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对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200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如何发展中国信用担保业做了重要批示。在这一良好政策环境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经发展到目前的3000家左右。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出资的政策性担保为主、民营和互助担保为辅的“一体两翼”的格局。
就我们六安本市来说,截止2011年年底,经政府批准成立的各类担保机构共有43家,其中专业担保机构30家,总注册资本金达到31亿元。2012年六安市将有12家担保机构列入国家担保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并享有免征三年营业税的政策支持。目前,全市累计为31364户企业提供了35727笔贷款担保,担保金额192.94亿元。累计代偿1668笔,代偿金额为2.93亿元,代偿率为1.51%,代偿损失289.45万元,损失率为7.12%。为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就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16274笔,金额45959.2万元,共代偿1527笔,金额3580.69万元,回收率为90.5%,安置就业和自主创业21479人。
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其表现为:1.贷款担保融资机构少,规模小。其中,六安目前最大的担保机构也不过3亿多元,面对中小企业庞大的资金需求,这实在是杯水车薪;2.需要具体的实质性的落实措施。如政府财政按比例拨出一定的风险资金,对担保公司的损失进行补偿等; 3.缺少具体联系贷款企业、担保机构和金融单位的政府专门协调对接机构。如建立一定的企业调研回访制度等;4.外地在皋招商引资企业融资、贷款困难。他们身在异地,缺少一定的固定资产抵押和相应的人脉渠道,所以很难贷到款,急需担保机构的信誉支持。
目前,六安市中小民营企业已达15万户,占全市税收总量的25%以上,经济总量的30%以上,民营经济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我市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六安的担保市场发展与经济发展很不相称,这也注定其存在较大的潜在市场空间。为此,我们提议:一是由政府牵头,成立中小企业融资贷款联络小组,具体负责沟通企业与金融部门的联系,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二是吸纳民营资本,组建大型、较大型担保融资机构,扩大资金担保和贷款规模;三是发挥商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建立银行与商会之间的合作联盟及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四是规范担保、融资机构,广开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据了解,2011年在市中小企业局、银监局、人民银行六安市中心支行等有关部门的共同组织下,招标筛选了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对六安市18家申报评级材料的担保机构开展了信用调研、培训和初评工作。对享受和申报国家担保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的13家指令性机构和3家自愿评级的机构,经过定量和定性的打分评定,评出3A级信用担保机构10户,占机构总数的16%,2A级6户,占机构总数的10%。由此可以看出,发展民间担保机构大有作为,不失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渠道。五是每年由财政拨出一定比例的风险资金,作为担保企业损失的补偿。投资有风险,担保更有风险,如果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社会机构--担保公司的损失得不到适当的补偿,担保公司是维持不下去的。
总之,六安市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城市,也是全国有名的革命老区。而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不断开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就要继续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加速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大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就要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优势,绿水青山的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全民创业。要发展,就要有投入;有投入就要有资金。因此,增加融资担保机构数量,扩大融资担保公司规模,积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便成为六安市金融业的当务之急,也是政府政策支持的一个着力点。我们呼吁市政府高度重视融资难的问题,使其尽快落到实处。(市政协委员、工商联副主席、安徽·六安浙江商会会长 齐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