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当前位置:【六安市浙商商会】>【乡情乡音
浙江农村十年发展变化:再回首 乡村故里美如画
【浏览次数:3992】 【2013-01-08 16:18】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十年前,中国城乡面貌差异巨大。但“整洁、文明、富足”却是十年后,浙江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敬献给世人关于中国农村的崭新形象。
  作为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全省共有乡镇(街道)1346个、行政村28659个。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将对浙江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优化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民物质上共同富裕、精神上共同富有,产生重大、深远的意义。
  十年间,浙江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农业与农村工作从点上探索到全面铺开,呈现出理念不断创新、载体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成效不断呈现的可喜现象,使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回首十年,故里更颜、乡村新貌,一幕幕改变书写着一次次惊叹!在长兴县,农事节庆活动已作为精品工程打造集城市礼品、休闲产业、农家乐经济与农闲文化为一体的四季旅游品牌,旅游经济的崛起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内驱的重要引擎;在奉化市,以“生态和谐实践”惊艳世界的滕头村充分发挥“明星”效应,带动“后起村落”挖掘生态、产业、历史与文化优势,创造袖珍版的“中国地图”……十年的成就与辉煌,十年的激情与踏实,让每一个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烙在浙江科学发展长卷中诠释农村跨越的恢弘印记。让人们为生活在一个铸造永恒价值、推行普惠理念、促成城乡共举的浙江而骄傲。十年重大举措
  为改变寻找支点
  ——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如果说撬动地球需要支点,那么改变十年前农村整体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情况,同样需要支点。2003年,省委、省政府做出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大决策,要求用5年时间对全省的10000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并把其中的1000个建设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这项被视为我省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的龙头工程、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的重要举措,从后来开展的实际效果验证,几乎推进了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内容。它不仅促进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推动了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带动了统筹城乡、利民惠民的系列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促使浙江农村发展产生重大变革的支点。
  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入手,着力推进以村道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村庄绿化等项目为重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五年来,“千万”工程为我省新增垃圾箱(池、房)569643个,消除露天粪坑824530个,新增绿化面积15891.78万平方米,建设改造农村公厕5万多个,村容村貌与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
  不少地方把环境整治与村庄建设、创建生态品牌、挖掘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建成了一批环境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点的山乡村寨、海岛渔村、水乡新村,而且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的就业增收。
  以安吉县为例,“村镇环境改善”项目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山川乡的高家堂村等7个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该县始终坚持的“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原则,在不破坏自然、生态和古宅民居的基础上,鼓励群众就地取材,用卵石铺路、筑花坛,用乡土苗木绿化,将古树、古建筑、名人名居的保护结合到环境建设之中,力求经济、美观、实效地走出“一村一式”特色化发展之路。其宝贵的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2003年~2007年,我省共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707.36亿元,累积完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181个、环境整治村10303个,超额完成五年阶段性目标任务,一大批传统村落改造成文明和谐、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同时我省70%左右的行政村建成了村级文化活动室,全省农村活跃着1300多支电影放映队、1万多支业余文保队伍、500多家民间职业剧团、近2.5万支业余文体队伍以及51.4万名业余文体骨干。这些农村文化载体与文化阵营的存在,不但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也使乡村文明的基本理念通过文艺形式深入民心,形成一种自然契合的教化。
  自2003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每年都要突出一个重点,召开一场“千万”工程的现场会,省委书记还亲自作主题报告,抓检查、抓推进、抓落实。各地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的理念与执行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过去“城市建设热、农村建设冷”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种城乡共建共享的帮扶模式在全省推开。截至2007年,全省结对单位共为结对村提供资金帮扶2.94亿元,送图书1660532册,帮助修建道路2496.08公里、桥梁892座,帮助修建文化场所3420个,开展经济项目2665个,共建共享的力量不断壮大。大家“美”才是真的“美”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要抓手,进一步普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成果
  如果说2003年至2007年的“千万”工程是“先美”带动“后美”的示范工程,那么2008年以来的美丽乡村建设则是新一轮“千万”工程的深化、再续、扩大。它在形成示范“美”、标杆“美”的基础上实践“大家美”的工作目标,明确强调乡村与城市之间在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多个方面“整体差距”的明显缩小,将全省“所有村庄”纳入整治、提升的范围,推动我省农村面貌整体焕然一新、农村经济总体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真正促使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在《浙江省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11~2015年)》上,我们看到了美丽乡村围绕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体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和乡风文明身心美“四美”的总体要求,以及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的“四个体系”建设内容。相比于“千万”工程对于城乡协调发展、农民生产致富、农村环境改善的基本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对城乡的科学布局、农民的创业创新,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追求。
  这些年来,通过“千万”工程,我省不仅成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是全国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较小的省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但城乡之间的发展仍存在不均衡,集中的问题就体现在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差距上。不少农民群众虽然“住有所居”但“所居质量不高”,有的农户依然还居住在危旧房中,或在偏远山村和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全省行政村的交通出行、饮水安全、通电通讯等问题虽已得到基本解决,但仍有不少村的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单薄。因此针对这一现状,美丽乡村建设须把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建设根本,通过培育建设中心村、集聚农村人口作为全面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综合性举措,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动自然村和农居点缩减、偏远村落和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农民异地搬迁、农房异地改造建设,配套推进村内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同时以分类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作为普遍改善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以“保留村”为重点,推进危旧房改造建设,整治和拆除闲置房、废弃房、私搭建乱房、“空心村”等布局不合理、不科学的农房建设得到改变。通过加快推进农村联网公路、饮水安全和电气化建设,加强“强塘固房”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屋顶山塘和饮用水源山塘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地质灾害隐患区域治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便捷度、安全性得到了较大提升。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3000个左右行政村完成了村庄整治建设,其中有24个县(市、区)获得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区)。对比“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区)所含乡村的建设在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与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两方面都表现得更为精进。虽然我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十分注重配套发展特色农业、来料加工、休闲旅游等产业,初步形成了环境优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局面,但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产业发展的差距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特色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推进不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管理不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庄整体建设结合不紧等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按照经济生态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作制度创新,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立体套种的生产方式和生态循环农业的新型业态,加快推进化肥、农药的科学化使用和农业清洁化生产、农作物废弃物和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产业,夯实了美丽乡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中,培育现代农业主体,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68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38万家。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重要产业,形成了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纽带,农家乐经营户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业格局。随着农家乐污染整治和利用生态回馈生态的良性互动不断开展,如今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方式更符合生态与效益要求。近年来,许多县(市、区)还将社区服务业和集体物业作为扩大村级集体收入的来源之一,积极推进家庭工业、来料加工业的发展,大力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形成了“村强民富”的良好局面。
  当连片推进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推进沿路、沿河、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带打造,成片推进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管网、林网、河网、垃圾处理网、污水处理网的区域化一体化规划建设,浙江农村生态的田园景观得到整体优化;当农户开始尝试启动太阳能、沼气、新型墙体建材、环保装饰灯节能环保设施,切实加强禽畜饲养环境治理和排泄物的沼气化利用,农村生态质量的提升又上了新的台阶。如今,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机制正作为我省优化美丽乡村生态的重要保障,在探索建立政府补助、村集体和农户为主的管护经费筹措机制维护下,长塑农村自然风光的美景。为乡村注入持久生命力
  ——加强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谁都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软实力,也是一个区域、一个村落形成持久吸引的魅力所在。这些年,我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中,一直强调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和发展先进的现代文化,一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一批具有浓厚乡村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得到了深入挖掘与科学开发。2012年,我省正式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在自然、历史与文化方面探索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这项工作将为农村文化特色的培育,积淀持续力量。
  历史文化村落,顾名思义承载着许多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是不同自然、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活态体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我省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它的概念主要包括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和风俗民情村落三种类型。其中以西塘、乌镇为代表的部分历史文化村落在我省保护利用工作起步较早,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保护利用模式并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但根据调查,我省现有的971个历史文化村落,由于自然损毁严重、盲目拆旧新建和过度商业开发等问题,多数村落的文化遗产已经失去了鲜活的历史遗迹,大量有价值的文化遗存被破坏,原住居民的生活习俗保留出现“断层”。
  为了让历史文化散发持久的生命力,我省本次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将保护和培育历史文化特色村作为彰显文化特色的主体,切实加大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木、古家具、古农具等重要文化遗存遗迹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力度,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的发掘、传承和弘扬力度。通过结合连线成片的环境整治、景观建设,打造符合历史文化村落气质的文化村落周边景观。充分发挥文化的教化工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项目、文化活动和文化策划,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完美契合的形式,挖掘、利用、开发历史文化村落的时代意义,并做好宣传活动,加大投入,扩大历史文化村落的影响力。
  在玉环县,人们体验着深度挖掘海洋移民文化;在岱山县,百姓正在建设古渔村落;在磐安县,农户们打造“隔山一片好人家”……全新的历史气象,使浙江农业与农村科学发展的图景又多了令人期待的精彩。新的建设成果与历史文化相融相合,在一个有深度且饱含生命力的乡村内部平衡兼具,随着岁月沉淀,不同的空间纹理、文化脉络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往上堆叠,农村文化的层次与日俱增。
CopyRight @ 六安市浙商商会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皖西电脑有限公司六安新闻网 提供技术支持 皖ICP备12020658号-1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35号


总计访问人次:1177336 在线人数:1 今日访问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