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一)疫情无情人有情,浙江商会传真情。
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安徽六安浙江商会全体会员单位,众志成城,积极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多数会员企业分别向有关单位、部门捐款捐物,累计捐款捐物达500万元。六安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授予安徽六安浙江商会“倾情援助守初心,众志成城抗疫情”荣誉锦旗,彰显了企业家们与社会同舟共济、奉献爱心的精神!
受疫情等叠加因素影响,商会企业团结一心,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做好单位自我防护的同时,积极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延误的工作赶上来,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彰显了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二)社会责任常态化,义不容辞有担当。
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是反哺之心,也是社会责任。特别是身处异地商会,更是对第二故乡的回报。商会会员企业在参与帮扶中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推进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积极参与公益捐赠,为脱贫攻坚、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明显成效,扶贫累计捐款捐物达400万元。
在扶危济困,抗洪救灾、慈善捐款等其他方面,商会始终坚持如一,奉献爱心。会员企业捐款捐物累计达600万元。其中,浙东集团抗洪救灾、助学贫困儿童、人道救助等捐款28万元;六安金利集团对口扶贫救助、抗洪救灾、贫困儿童助学等捐款捐物达33万元,向六安市住房扶贫基金会用于特困家庭的购房补贴捐赠达400万元。
今年4月28日,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宋从文,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张强等,与商会秘书处一行深入舒城县河棚镇泉石村、山七镇要元村,走访慰问12户困难户,为他们送去慰问物资,捐物数万元。商会多年来一直坚持以爱帮扶、以心感悟,通过心贴心的关怀、实打实的行动,让困难群众倍感温暖,更加坚定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决心。
(三)永葆初心,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非公经济组织,抓好新时期党建工作是商会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抓手。2021年4月,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商会成立了功能型党支部,支部成立后,及时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党建促会建,以会建强党建”的原则,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加强新形势下党组织对商会的领导,把商会组织凝聚在党的周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2022年7月,商会部分会员单位以“喜迎二十大·庆祝建党101周年”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2023年8月10日,商会在红街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召开四届十三次会长办公会暨功能型党支部主题党课学习,时任六安市委史志办主任陈道明带领商会党员及与会人员,学习了主题党课《六安为什么这么红》。
2024年3月15日,全省工商联所属商会党建工作部署会议召开,安徽六安浙江商会被评为全省工商联所属商会“六好”党建工作示范点。6月27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张强的带领下,组织商会会员单位,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暨党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商会功能型党支部联合安徽浙东置业集团党支部多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传达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目标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主动肩负起主体责任,增强做好商会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努力提高商会党建工作质量,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建工作与商会工作深度融合。
(四)强化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商会领导班子始终把自身建设放在第一位,坚持学习制度,在企业融资、维权、学习培训、会员企业重大活动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不断增强商会的凝聚力和吸附力。
安徽六安浙江商会与金安区房地产商会,联合举办了两期关于《减税降费政策》、《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专题讲座和市场监管与企业自律专题培训班。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纳税意识、企业标准规范认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把政策与自身工作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了学有所获,学而能用的目的,为打造和谐诚信企业,维护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困难企业纾困解难。
商会始终把服务会员企业,为企业与政府之间沟通搭起桥梁作为工作重点,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帮助会员企业排忧解难。
过去5年,商会累计为会员企业纾困解难20余起,及时和市直各部门协调、沟通,反映企业诉求。如2020年6月申请为六安龙啸工艺品有限公司争取资产评估增项问题,并最终获得一定价值补偿;为六安市瑞茂商贸有限公司申请设立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事宜,该单位最终被评为六安市菜篮子工程、平价超市。安徽金三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因居然之家六安店撤场,给企业经营造成困难,商会向市工商联汇报,并给予企业帮扶纾困。2023年6月18日,六安市政协副主席梁修存,市政协副主席开发区管委、工委主任卢俊,六安市政协常委方志龙,六安市工商联副主席张德强,安徽六安浙江商会会长王世斌出席金三角家居生活广场揭牌仪式。
商会始终坚持及时的把会员单位及浙商企业的有关情况、问题整理汇总,通过市工商联直通车等渠道向市政府及相关单位、部门反映,切实为会员企业鼓与呼,畅通企业反映问题的渠道,加大浙商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反映企业的呼声,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水平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六)访民意送温暖,营造良好安商环境。
为进一步加强商会自身与会员企业的上下联系,搞好相互沟通交流,每年定期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部分会员单位活动,给会员企业送去关心和问候。深入会员单位,开展走访调研,对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沟通思想,交换意见,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当下环境,商会始终鼓励企业树立发展信心,增强机遇意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了与会员单位之间联系和交往,让商会真正成为六安浙商的“娘家和贴心人”。
(七)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商会担当。
安徽浙东集团荣获2020年“安徽省劳动保障诚信示范单位”、“六安市金安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2020年度优秀会员企业”、“全市脱贫攻坚社会扶贫工作先进企业”、“抗疫情献爱心先进单位”“财税突出贡献企业”等荣誉。投入1000多万元促进六安文化事业发展,长期资助70名失学儿童完成学业,为灾区捐款、慈善捐款、捐资修路,多次被六安市政府授予“慈善之星”、“光彩事业突出贡献单位”等称号,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安徽浙东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荣获市级“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称号。
六安红街文化园2020年被评为“安徽省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2021年被评为“安徽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旅游休闲业)”、“第七届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22年被评为“六安市“小个专”党组织示范点”;2023年被评为“安徽省旅游休闲集聚示范区”、“安徽省“小个专”党组织示范点”;2024年被评为“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安徽省“皖美消费新场景”等荣誉称号。
安徽双龙机床制造有限公司2019年入规上企业,连续4年被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2023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A级纳税人”,2024年被评为“创新型中小企业”。
安徽康泰玻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专利89项,软件著作权8项,注册商标39个。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日用玻璃制品十强企业”,“开发区突出贡献”、“十二强”企业,先后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省名牌产品”、“安徽出口品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2024年喜获“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称号。
2021年,商会被市民政局评为“3A级中国社会组织”,2023年,商会被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所属商会委员会评为“六好”党建工作示范点,并颁发奖金。商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有力促进了“两个健康”,经安徽省浙江商会推荐,安徽六安浙江商会被评为“2023年度市级优秀浙江商会”。
2024年3月29日,商会会长、市工商联五届执委王世斌,执行会长、市工商联五届执委屠钟根,秘书长、市总商会五届副会长马建兴应邀参加了六安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五届二次执委会议,安徽六安浙江商会荣获“商会全面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8月28日,商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赴金寨大湾村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圆满举行,20余家企业负责人及党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湾村足迹,重温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参观“追梦路上的大湾村”,了解大湾村在推动产业振兴、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深切感受大湾村几年来的发展蜕变。
商会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在推动共同富裕上下功夫,充分落实各项政策举措,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八)把握发展方向,抢抓合作机遇。
2023年4月23日,浙商进皖西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会议在安徽水利和顺大酒店圆满召开,全省近200家浙商代表齐聚一堂。六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胡雪松对安徽六安浙江商会在六安市的发展贡献给与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指出希望广大浙商多多关注革命老区,围绕助力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裕安区招商中心进行“双招双引·共话发展”招商推介,同时也为到场嘉宾带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乡村产业发展讲座。2023年底在商会的通力配合与协助下,六安市裕安区政府成功招商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逾31亿元,首期落地120万件汽车轮毂项目,并于2024年5月26日项目全面开工,9月正式投产。
2024年5月22日,六安市金安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首期皋商沙龙之益企成长活动顺利举行,商会20余家企业负责人参加听取招商推介,并围绕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困难、对营商环境提升的意见和建议等进行座谈交流。
会员企业要强化思想引领,凝聚思想共识,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原则,把握政治方向,依托政策环境,提振发展信心,围绕中心大局,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机遇,不断推动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同时,紧跟时代发展大势,抢抓机遇,凝聚力量,互帮互助,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协力共促六安市及各县区“双招双引”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九)树立品牌,打造浙商新形象。
“品牌宣传是推动工作创新的重要载体”,商会十分重视对外宣传力度,积极扩大商会的品牌公信力与影响力。多年来,商会利用省、市商会网站、微信群、公众号等媒体手段,围绕会员企业宣传、活动开展与商务合作等内容,加强宣传报道,提升企业的品牌力与传播力。
回顾过去的五年,商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受叠加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会员企业和商会建设也面临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二是在为会员企业服务、进行行业交流、了解企业诉求、开展商务合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会员单位门类庞杂,开展活动主题不够突出,内容不够丰富,缺乏吸引力,导致会员单位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商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的存在,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共同努力并加以克服。
二、未来五年的工作设想
(一)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加大浙商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逐步提高依法维权力度,用法律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倾听企业的呼声,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水平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二)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始终坚持政治方向引领。商会领导班子和各会员单位要主动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弘扬企业家精神,以更加积极、更加扎实的苦干精神,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努力把企业自身做强做优做大。
(三)创新拓宽服务方式,构建多样化服务会员模式。企业是商会的基础,服务会员企业是商会的根本职责,只有企业发展了,商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在企业融资、维权、学习培训、会员企业重大活动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不断增强商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强与会员企业之间的联系,将有关企业发展信息,及时传递到会员手中,当好企业生产经营的助手和参谋。
(四)进一步加强交流,加强与兄弟商会的联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向先进商会多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打造商会品牌,实现“以商会友、以友促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大招商引资执行力度,引导更多的浙商来六安投资创业,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对已落地企业的亲商、安商工作,在服务中发展会员,壮大会员队伍。
(五)开展好献爱心活动,继续发扬大爱精神。开展敬老、助学、济困、救灾等各项公益活动,弘扬浙商友善精神,奉献一颗爱心,回报社会民众,努力树立企业和商会自身的良好形象。
(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创建“四好”商会。商会领导班子是商会建设发展的核心和中坚力量,全体班子成员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讲团结、顾大局;讲奉献、多付出;讲友谊、多帮助;讲谅解、多包容,带领广大会员把商会建设得越来越好。